宝宝起名网> 民俗百科> 民俗风俗 > 灯会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

灯会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

| 宝宝起名网

现在灯会发展的越来越美观漂亮,层出不穷各种大型的花灯造型,今天小编整理了灯会的由来和寓意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起名网

灯会的由来和寓意

1、传说起源于民众驱除虫害,即起源于“火把节”。

2、汉代民众为了获得好收成,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减轻虫害。

3、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4、直到今天,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而一些地区便举行灯会。

元宵节灯会的寓意

中国最早记载的灯会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张灯结彩的景况后来也从深宫禁苑、宗教场所走向民间大众。

元宵节赏灯起源于“火把节”,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灯会起源于什么朝代

灯会最早起源于汉,展示的都是传统手工灯具,燃具多为蜡烛。古时参加灯会的多为文人雅士,都是为了展示自己才华。

到唐代中期,灯会已经成为全民的重大节日。李商隐的“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可见唐代的灯会已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古代什么节日有灯会?

正月十五元宵节,民间有观赏花灯的习俗。灯会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李商隐在《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一诗中云:“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可见唐代的灯会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也是生动记述了南宋时的灯会盛况。

相比具有浓重政府色彩的宋代灯会,明朝的灯会,则已演变成了纯粹的市场行为。每年的正月初十日到十六日,各地的客商和巧匠就会云集京城,将自己制作的花灯拿到东安门外迤北大街售卖。在这短短的数天里,不仅是花灯制作工艺的比拼,也是经商实力的比拼。京城靠近灯市的商铺和住房,每年到了灯市开市的时候,租价就会翻番,要比平时贵上数倍,如果不是生意做得特别大的商人,轻易不敢问津。另外,灯的式样和工艺也是新颖繁多,有镶嵌珍玩珠宝的灯,也有从邻国或海外贩回来的灯,引来的观赏者络绎不绝。价格高的灯,一盏就要卖上千两银子。

灯会是什么节

一般是指元宵灯会。

元宵灯会是一种中国传统民俗活动。南朝时期,国都建康(今南京)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为全国之冠。灯会兴于唐,盛于宋,明朝时达到顶峰。隋炀帝时期,每逢正月国都洛阳宫城正门端门举办灯会,端门灯火盛极一时。中国的元宵节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节日,由元霄而孕萌的元霄灯节和灯会是中国遍及汉民族居住地的重大年节活动。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中国情人节之一。这天晚上,中国人不仅要吃元宵、放烟花,还要趁着出门赏花灯(彩灯)的机会,为自己物色对象,这是属于中国人的传统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