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威猛豪迈,有“中华战舞”之誉,风靡潮汕地区数百年今天小编整理了潮汕英歌舞的由来和意义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英歌舞拥有独特的动律,场面恢宏,气势磅礴,表演风格威猛雄浑、粗犷豪迈,体现了中华民族果敢、坚强、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可贵品格和精神风貌;在广东农村地区,英歌往往被看做是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征,入选英歌队的表演者往往都是年轻力壮、英俊潇洒的年轻人,入选者意味着整年都会事事顺利、如意,也有未婚的姑娘们会从英歌队的舞者中挑选自己的意中人,尤其是头槌和二槌,很容易中“好彩头”。
英歌舞表演歌颂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与生活情感,歌颂梁山好汉的同时,培育了舞者的英雄气概,宣扬正义,歌颂团结的精神是一种群体性的精神洗礼;它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具有较强的健身性,是一种民俗体育活动;英歌舞的狂欢,是人们释放压力,实现自我的一种有效尝试;它具有明显的群体性,在全民配合中,将闽南地区特有的粗犷与豪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英歌的源流众说纷纭,有几种说法,有水浒说、傩起源说、从山东经莆田再入潮说、外江戏说、练武说、综合说。
傩文化说
从时间序列上看,傩文化是目前关于潮汕英歌源流的最古老的说法。傩文化发源的时期,潮汕大地尚处于一片荒蛮,先民的神鬼意识和图腾崇拜是傩文化产生的基础。现代英歌舞多附会为“水泊梁山108将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其实这只是“流”,傩文化才是它的“源”。首先,英歌舞始终保持着“驱鬼逐疫”的实用功能,在过年或其他民俗节日里演出;其次,英歌舞不戴面具而画脸谱,这是傩面具的进化形式;《水浒传》中并无英雄舞蛇,英歌队伍中探路的舞蛇源自闽南民系对蛇的崇拜。
《潮汕民俗大典》列举了几种英歌舞由来的说法,包括由古代祭祀仪式傩舞进化而来,由山东大鼓子秧歌等戏曲演化而来,为反抗官府豪强而创编用于传武习艺而来等。也有学者认为,“南舞北相”的英歌舞是中原文明向南传播与岭南本土文化结合的产物。相传南宋时期中原军队南下,将山东鼓子秧歌和凤阳花鼓等北方秧歌带到今天的潮汕地区,在与当地文化融合之后形成了英歌舞。有人认为,秧歌的“秧”在潮汕方言中与“英”字相近,在民间辗转流传,久而久之便转化为“英歌”。
练武习艺说
韩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柳剑文多年以来致力于潮汕英歌研究。他认为,英歌是男子群体武舞,与农事、婚恋无关,并非源自秧歌或花鼓;舞者手持尺余双棒或一手持棒一手握鼓,服装为武士装扮,头槌、二槌等主要演员按所扮人物画脸谱,其余演员泛指梁山好汉,动作带有明显的南拳武技特征,具有潮汕本地特色;而大型队舞、战阵具有军乐特征,其主要渊源在武舞,整体表演形式杂糅了戏剧和武术对打,是本土性与外源性盘根错节所致。
明清两代的潮汕地区社会矛盾尖锐,粤东乡村初步形成了大乡与小乡、大姓与杂姓对立的、壁垒森严的格局。方耀在《照轩公牍拾遗》中记录,“潮郡民俗强悍,土匪众多,由来久矣”“其强横为一省之最”。乡社多设武馆,民众亦喜习武,但武馆常遭查禁,没收刀枪,农民唯有将长棒截短,结合南拳马步习武,后演变为英歌舞。
揭阳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欧俊勇认为,英歌舞表演气势雄浑、粗犷奔放,这些特点与民众赋予民间信仰避灾驱邪、禳福祛祸的功能相吻合。同时,潮汕地区也有浓厚的游神传统,英歌舞的表演也能给游神活动增添气氛。所以英歌舞与潮汕民间信俗活动关系紧密,是不少地区游神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节目类型。
大部分研究者倾向于认为,英歌舞并无单一起源,这些来由都可能是其在漫长历史中变化发展的一部分。已经成为民间和学界主流共识的是,当代英歌舞与《水浒传》故事紧密相关。 不管发源于哪里,不管有多少传说,今天的英歌都是数百年来祖辈们留下的文化瑰宝,并在当下持续展现鲜活的生命力。
漳州《英歌舞》源于广东省普宁县。广东潮汕地区与漳州市是近邻,语言相通,民间夙有往来,抗日战争期间,潮汕事局紧张,不少潮汕百姓移居闽南各地。《英歌舞》艺人李记河、李明等就是于1942年由普宁县迁移到漳州来定居的。他们带来了家乡的风俗习惯,也将《英歌舞》带到了漳州,《英歌舞》传入漳州后,在生根发芽成长的过程中与当地的民间艺术不断交流,兼容并蓄,慢慢地融进了当地的民间艺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得到了当地人们的承认。已成为漳州市人们喜闻乐见的、节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民间舞蹈表演形式。
英歌的来源,没有权威的记载,属于民间风俗,来自于口口相传,又称唱英歌、唱秧歌、唱莺歌,早先应为载歌载舞的,现在多缺少了“唱”的环节。最早的英歌文字记载恐怕是来自于张岱的《陶庵梦忆》。张岱是江浙人,但这则“及时雨”的小品描写的和潮汕盛行的英歌非常相近,三十六人对应水浒里的“三十六天罡”,潮汕的英歌多以36人为主,也可以简化为24人,盛大的时候可以为72人。文中黑大汉必是李逵了,赤脸长须者则为秦明,美髯公则为关胜,青面者杨志,姣长妇人扈三娘,茁壮妇人孙二娘,头陀武松,胖大和尚鲁智深,黑矮汉宋江是也!
下一篇:关于潮汕英歌舞为什么只有10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