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起名网> 民俗百科> 民俗风俗 > 寒食节禁火是为了纪念古代的谁

寒食节禁火是为了纪念古代的谁

| 宝宝起名网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寒食节也相随而至。寒食节有禁火这一习俗,今天小编整理了寒食节禁火是为了纪念古代的谁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起名网

寒食节禁火是为了纪念古代的谁

寒食节原来是禁火节。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寒食节禁火禁几天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说法。

什么是寒食节

1、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2、寒食节起源,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3、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

4、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故事发生地中国山西将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是千年如一的。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是相连的,因为寒食节和清明节在时间上很接近,就差一两天。唐朝人扫墓活动既在寒食扫,也在清明扫。看唐人写寒食和清明的诗,都有提到扫墓的。再到后来,寒食这个节日也消失了,扫墓的功能就全部放到清明节一天了。

每年清明节到来之际,寒食节也相随而至。因此有的人会将清明节与寒食节混为一谈,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两者一个是农耕节气,一个是民俗节日。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是在四月四、五日前后。寒食是一个民俗节日,起源于晋文公重耳的大臣介子推宁被烧死山西介休的绵山上、也不肯下山受封的故事。

虽然寒食节和清明节一是农耕节气,一是典故民俗,本是两码事,但两节时间相距一、二天,甚至重合於一日,故有清明、寒食并称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