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斗蛋是祈祷夏日之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
“立夏斗蛋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关于立夏,有一句民间谚语:“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古人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
民间的说法是:“立夏胸挂蛋,小人疰夏难”。进入夏天后,因感暑热之气,有些人,尤其是老幼体弱者,容易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倦怠、心烦气虚之类的症状,称为“疰夏”。鸡蛋作为一种简单易得的营养品,用来为预防疰夏提前“进补”,是个不错的选择。而配合孩子们的心性,将吃与玩结合在一起,那就更好了。
当然,作为一种节令习俗,“立夏蛋”有它的巫术/仪式意义所在。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夏季宜养心,人们认为“心如宿卵”,所以在夏天到来的时候吃蛋,作用是“拄心”。而“吃蛋拄心”,配合上立夏的其他习俗——吃笋,拄腿;吃豆,拄眼——人们因面对着即将到来的酷暑苦夏、身体亏损而生的不安全感,终于在这一整套“以形补形”、支撑体魄康健的仪式中找到了消解之处。
所以,过去的民间俗谚会这样说:“立夏吃了蛋,力气大一万。”尽管,到了不愁营养、唯独怕胖的当下,那些恨不得抖一抖就瘦三斤的人儿们,会把这句话改成“立夏不吃蛋,瘦得不好看”,也真是没准儿。
立夏孩子们参加“斗蛋比赛”,孩子们手拿彩蛋,逐个斗蛋,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胜。5月6日是立夏,斗蛋习俗在江浙一带很流行,主要是希望孩子们平安度夏。立夏为什么要斗蛋?斗蛋,是把鸡蛋、鸭蛋煮熟了以后,蛋头对蛋头,蛋尾对蛋尾,相撞直到一方撞破壳为止,最后胜出的就是“蛋王”,而斗破的蛋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下肚了。现在想想,觉得挺傻的,但当时真是乐趣无穷,可能是现在的小孩子不能理解也享受不到的快乐吧。
立夏节时,大人用丝线编成蛋套,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挂在小孩子脖子上。疰夏绳即长命缕,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处为其消灾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每年立夏都会吃蛋,还要把蛋放到五颜六色的网兜里带到学校去“斗蛋”。
其实“立夏斗蛋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关于立夏,有一句谚语:“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古人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
立夏日,全国许多地区有吃蛋的习俗。这一天,家家都要煮鸡蛋、鸭蛋、鹅蛋吃,以取吉祥平安之意。立夏吃蛋的习俗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个瘟神,常年懒散睡觉,可是一到立夏这天就醒来,带上一只瘟疫口袋,溜到下界播疫害人。
瘟神所到之处,人们轻则发烧厌食,重则一病不起,特别是孩子们病得更重。这可急坏了那些当妈做娘的,于是纷纷去女娲娘娘庙烧香磕头,求她消灾降福,保佑后代平安。
女娲得知此事,立马去找瘟神,说:“今后,凡是我的嫡亲孩子,一个也不得加害!”瘟神知道女娲法力无边,不敢和她作对,问道:“不知娘娘有几个嫡亲孩儿在下界?”女娲笑道:
“我的嫡亲孩子多着呢,哪里数得过来?这样吧,我在每年立夏这天,命我的孩子在衣襟前挂上一只蛋袋,你认准这个记号就行了。”瘟神点头称是。
转眼立夏节到了,瘟神一觉醒来,急匆匆来到下界。只见一个个孩童胸前挂着小小的袋儿,里面放着煮熟的鸡蛋、鸭蛋、鹅蛋。瘟神从早晨一直跑到晚上,也没有见到一个没挂蛋袋的孩子,他又气又恼,累死在路上。
瘟神死后,孩子们就把挂在胸前的蛋吃掉了。从此,立夏为孩子们挂蛋袋的风俗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孩子们得到立夏蛋后并不急于先吃,而是先来比一比,斗一斗。小伙伴们每人拎着个红色的编织袋,里面都是沉甸甸的鸡蛋。大家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个个摩拳擦掌,开始斗蛋。斗蛋的规则很简单。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分出高低,最后的胜利者就是“蛋王”。斗蛋时,小朋友们还特别喜欢在斗蛋上涂鸦画画。女孩子大多在上面画上兔子、小鸡、小鸭之类的图画,活泼可爱。男孩子最喜欢画些狮子、老虎等猛兽,以显示其必胜的霸气。
上一篇:祭拜祖先一般说什么吉祥话
下一篇:祭祖对后人有什么好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