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起名网> 民俗百科> 百科知识 > 不惑之年是指多少岁_不惑之年是什么意思

不惑之年是指多少岁_不惑之年是什么意思

| 宝宝起名网

有时候古人的年龄不是用数字来表达的,而是用与年龄相关的名称来代替,而不是直接说出一个人有多大或者自己有多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不惑之年是指多少岁_不惑之年是什么意思,希望你喜欢。

宝宝起名网

不惑之年是指多少岁

不惑之年是四十岁的代称,不惑之年也用来形容人到中年,即四十岁,这是一个大概的年龄,不惑之年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不惑之年出处 《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不惑之年”本来是用来形容人到四十岁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后来就直接用来指四十岁左右的人。古时候,除了用“不惑”来形容四十岁左右的人以外,还用“襁褓”来形容不满周岁的婴孩,总角是对幼年的总称;豆蔻是指十三四岁的女子;还有二十岁的男子被称为“弱冠”;而满十五周岁结发的女子被称为“及笄”。而民间有着“不惑之年三不换,知命之年三不碰”的说法,所谓的“三不换”是指不换工作、不换感情、不换健康。

不惑之年是什么意思

不惑之年,其实最初出自《论语》。在论语中的一篇,孔子曾经对自己各个年龄阶段做了总结。孔子说,自己在15岁的时候就立志于提高自己的学识,努力学习,始终忠于学问。自己在30岁的时候,能够做任何事情都合乎规矩,不逾制,不越界。同时能够做到知书达理,为人所信服。而自己到40岁的时候,始终坚定自己在过去的生活经历中所学到的,所听到的,从不为任何诱惑和疑问所困惑,始终坚定自己的主见。

而自己到50岁的时候,已然了解了世间万物都有其自然发展的规律,而其要做的便是顺从这一自然规律,从不顾影自怜,不与自然规律作对。而自己到60岁的时候,对于其所经历的一切,以及即将经历的一切都泰然处之。其明白这一切早有安排,并不是以自己的意志变化的,所以自己都能理解。

而自己到了70岁的时候,已经深谙人间各道,因此可以做到随心所欲。无论做任何事都能本着自己的意志,从不做违心的事。同时做任何事都是在合理的框架内进行的,不逾越规矩。不惑之年,正是这里所说的40岁。孔子以不惑之年形容40岁这个年龄阶段,意在劝导人们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

古代青中老年年龄称谓

一、青年

1、加冠。古代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2、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代汉族男子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3、弱冠。年满20岁的男子。

4、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24岁。

5、而立。男子30岁。

二、中年

1、不惑。男子40岁。

2、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男子50岁。

三、老年

1、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男女均指60岁。

2、花甲。60岁。

3、古稀、从心之年。70岁。

4、耄耋。七八十的年纪。

5、期颐。指百岁高寿。

6、茶寿。指108岁。

7、双稀、双庆。140岁,古稀是70岁,双稀即140岁。

不惑之年的解析

实际上,所谓的不惑,都是建立在已有的生活经历的基础上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阅历和学识支撑其去独立思考,独立的判断事物的是非,则其还是很容易被周围的议论所迷惑,自身的意志也并不足够坚定。就像高晓松曾经在一个访谈节目上所说的,到了40岁,人在积攒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后,对于懂得的东西,会懂得更深切。而对于不懂的东西,也不想懂得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