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起名网> 民俗百科> 传统文化 > 为什么重阳节要戴茱萸_茱萸的功效是什么

为什么重阳节要戴茱萸_茱萸的功效是什么

| 宝宝起名网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易经》中把“九”称为阳数,而九月九日,两九相叠,意为重阳。自古,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不少,最著名的要属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中写到“遍插茱萸”,为什么重阳节要戴茱萸呢?

宝宝起名网

为什么重阳节要戴茱萸

古人认为可以辟邪。

茱萸又被称为“辟邪翁”,是属于重阳节的辟邪物品,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的话可以驱虫祛湿、驱逐风邪、避难消灾等。

于是在重阳节这一天会将茱萸佩戴在手臂、头上,或者磨碎之后装在香袋里佩戴在身上,一般大多都是妇女、儿童佩戴,但有些地方也会有男子佩戴,除了佩戴茱萸,也有些地方有佩戴菊花(延寿客)的习俗。

茱萸的功效是什么?

虽然避难消灾并不科学,但茱萸的确能治病。在中药当中,被称为茱萸的有山茱萸和吴茱萸两种,今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味药吧!

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质润,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既可以补益肾精,又可以助肾阳,阴阳双补,入药一般用的是山茱萸的皮,又叫山萸肉。如治疗肝肾阴虚的基础方六味地黄丸。

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可以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祛病养生,有小毒。如温补脾肾、涩肠止泻的四神丸,另外,针对脾胃虚寒、脾肾阳虚导致的口舌生疮,可以取适量吴茱萸研粉,调成糊状,贴于脚心涌泉穴,引火归元。

重阳节插的到底是哪一种呢?

西晋有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叫周处,曾经著有一部记述地方民俗的《风土记》。它至今仍然是中国民俗史研究的基本参考文献之一。就是这部书明确记载:“俗尚九月九日谓上九,茱萸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而御初寒。”由此可见,重阳节所佩之茱萸是有强烈气味的吴茱萸,吴茱萸的浓烈气味,符合古人用“芳香辟秽”的习惯,且中药吴茱萸的药用价值,满足人们希望健康长寿的节日愿望。

九九重阳节的意义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茱萸节、重九节、老年(人)节。重阳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的美食就是重阳糕,重阳糕有一则来源甚早的说法,《南齐书》卷九上说,刘裕篡晋之前,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一时兴起,便骑马登上了项羽戏马台。等他即位称帝后,便规定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据说后来流行的重阳糕,就是当年发给士兵的干粮。

九月九日重阳节也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菊是长寿之花又为人们所赞赏为凌霜不屈的对象且又为辟邪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自古有说法,重阳节又称菊花节。所以赏菊也正是应了那时候的风景。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又叫"老人节",1989年,我国重阳节正式定名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的敬老日。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重阳节前后,党和政府以各种形式开展敬老活动,比如召开座谈会、老人宴、银发旅、搞体检、赠礼品、帮劳动等等。

重阳节的意义,其实很简单,不过是国家体恤老人的一个节日,所以又称“老人节”,大概也希望在外的游子都能回家陪伴父母爷爷奶奶,这应该才是重阳节的意义。

重阳节的风俗

1、插茱萸

古人认为茱萸能够祛除疾病,带来庇护。所以在重阳节的时候,会采集来茱萸,有的直接插在门前,而有的会经过简单的加工,制作成香囊,佩戴在身上。

2、登高

重阳节时节不仅仅菊花盛开,而且天高气爽,更是适合登高,从古代,民间就有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篇也很多。

3、吃花糕

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重阳吃花糕始于西汉,当时称为"蓬饵",亦即黍糕。

重阳节吃花糕的起因,缘于重阳登高习俗,有山的地方可爬山登高,而无山可爬的地方,就想法找弥补和替代的办法,因"糕"与"高"谐音,就出现了吃花糕的习俗。

4、菊花酒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