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是全国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运动,是关系到社会基层社区方方面面全体人民的大事。今天小编整理了爱国卫生月的来源简介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就已经开展了群众性卫生运动,号召广大群众举行防疫卫生运动,执行防疫条例,预防各种瘟疫发生,保障群众的健康。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成立了卫生委员会,发动广大群众开展卫生运动,消灭疾病;1941年陕甘宁边区成立了防疫委员会,开展以灭蝇、灭鼠,防止鼠疫、霍乱为中心的军民卫生运动。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伊始,察哈尔省(今张家港市)发生肺鼠疫,直接威胁平津安全。中央政府采取果断措施,统一领导防疫工作,在苏联医疗队的协助下,迅速扑灭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传染病疫情。
1952年2月,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丹东、抚顺等地播撒带有病毒、细菌的昆虫,悍然对中国发动了细菌战争。当年3月14日,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任务是领导反细菌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3月19日,中央防疫委员会向各省、市、自治区发布反细菌战的指示,划定不同地区的疫区等级,对疫区进行卫生侦察,普遍实行预防注射,杀灭媒介动物,指定医院准备收容传染病人,有疫情立即报告,进行疫区封锁,并向人民进行防疫宣传,既要提高群众的警惕,又要避免引起恐慌。周恩来总理特别强调要在专家指导下科学地进行防疫工作,建立严格的疫情报告制度,在发现疫情的地区实行局部封锁隔离,切断传染源。几个月后,在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上,“卫生工作与群众性卫生运动相结合”被确定为卫生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人民群众把这项伟大的运动称之为“爱国卫生运动”。
1、整顿环境,消灭卫生死角,发动群众对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的卫生进行监督检查;
2、扎扎实实地开展以灭鼠为中心的除四害活动;
3、宣传卫生科学知识,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1、环境卫生;2、饮食卫生;3、个体卫生4、住宅卫生等方面。
1.保持环境清洁
⼈⼈动⼿,室内明亮,室外整齐,房前屋后整洁通畅,清理⽇常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
2.清理卫⽣死⾓
室内外不堆积杂物,妥善储存⾷物,及时清倒垃圾,封堵所有直径⼤于0.6厘⽶的孔、洞、缝,使⽼⿏“⼊室⽆门”。
3.定期翻盆倒罐
清除各种积⽔和积⽔容器,⽔培植物每隔七天换⽔洗瓶,控制蚊⾍孳⽣。
4.学习除害技巧
潮湿环境容易滋⽣细菌,室内应注意通风,保持⼲燥。
5.三“不要”防传染
不要去⼈群密集场所;不要接触野⽣动物;不要吃野⽣动物。最⼤限度地降低被传染的风险。
6.护⼭护⽔护路
不往⽥地林间乱抛乱洒,不往⽔沟乱扔乱甩,发现⿊臭⽔体、成堆的垃圾,及时向村委会报告。
上一篇:最新主卧室风水格局解析
下一篇:爱国卫生月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