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姓主要出自姜姓、以王父字为氏、他族或他姓改姓赐姓,高姓最早出现在上古黄帝时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姓的祖籍在哪里,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高姓的祖籍在哪里
高氏家族的祖籍在如今的高密姜庄。据记载,高氏家族世居渤海,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高门望族。金末高密高氏家族的先祖因元军屡次攻伐金朝,遂避乱东迁高密草桥村,即今高密市姜庄。
当代高姓的人口已达1 452万,为全国第十五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1%。从明朝至今近600年中高姓人口由93万激增到1450余万,达15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高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1000年高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安徽、江苏三省,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广东,这五省又集中了31%。山东居住了高姓总人口的14.6%,为高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2.3%。全国形成了渤海湾、东部沿海地区高比率的高姓区域。在近600年间,高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移动流。
高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北部、湖北东部、甘肃西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每平方公里的高姓人口达到2.7人以上,尤其在山东中部的地区高达6.4人。高姓分布密度表明:密度最高的(2.7万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8.1%,高姓人口大约641万;0.9-2.7万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2.2%,高姓人口大约719万;不足 0.9万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9.7%,高姓人口大约92万。 高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高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表明:高姓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在1.2%以上,尤其在甘肃河西走廊、山东中部、陕晋北部、黑龙江东北,在1.8%以上,有的达到3.6%以上,这部分高比例的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 29.2%;在四川、湖北大部、湖南北部、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广东东部、青海东部、新疆西北,高姓频率在0.6%-1.2%,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0.5%;其他广大地区,高姓频率不足0.6%,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0.3。
高 傒:公子高之孙,协助齐桓公即位。
高渐离:战国末年时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击筑,荆轲和歌。后因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
高 柴:今山东省人,春秋时齐国人。孔子品学兼优的七十二弟子之一。
高 览:东汉末年袁绍部将,后与张郃一同投降曹操,官至偏将军、东莱侯。
高 洋:今河北景县人,执掌东魏政权多年的高欢之子,代东魏建北齐。北齐共历六帝,执政二十八年。
高照容:(469年-497年),北魏孝文帝元宏的贵人,宣武帝元恪之母,谥为文昭,追封为皇后。高照容出生于高句丽,父亲高扬,母亲盖氏,13 岁时父母携带包括她在内的4子3女移民入北魏。所在地方奏明她“德色婉艳”,可以成为嫔妃,孝文帝的嫡祖母文明太后冯氏亲自面见,惊异于她的美丽容貌,遂将她带入后宫。她相继为北魏孝文帝生了儿子元恪(北魏宣武帝)、广平武穆王元怀和女儿长乐郡长公主元瑛。497年暴卒于宫中,亡年29岁。
高 英:(-518年),北魏宣武帝元恪的第二任皇后,来自高句丽,父高偃(乃宣武帝的母亲高照容的次兄,高照容是她的姑母)。母亲是武邑郡君王氏。高英初为贵嫔,生一皇子,早夭,有说可能是高英畏于杀母立子的祖规而亲自下手的。508年她和叔叔高肇联手毒杀顺皇后于氏。七月高英立为皇后。高英虽然是高句丽高家嫁入北魏皇家的第二位皇后(第一位是她的姑母高照容),但高照容生前宠势有限,皇后系追封,而她儿子元恪少年时代与外祖一家也比较生疏。及至高英成为皇后,她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并且很受宠爱,对后宫控制非常严厉,高句丽高家亦因此大有权势。但由于叔侄皆锋芒过露,排挤异己狠辣,引起时人的强烈反感。高英又生一女儿建德公主。胡充华(后来的灵太后)生太子,元恪不忍杀她,高英则多次欲害死她未果。515 年正月宣武帝驾崩,孝明帝元诩即位,二月高英尊为皇太后,三月被灵太后制伏,出俗为尼,居瑶光寺。灵太后并留下高英的六岁女儿建德公主,亲自抚养,高英无法再随意进宫。518年九月高英去探望母亲武邑郡君。当时发生月食,灵太后打算以高英挡灾,遂在当夜秘密处死高英于高英母亲的宅第,尸体送还瑶光寺。十月高英被以尼姑身份葬于邙山。高英生时早以泼悍和狠毒出名,但灵太后当国之后比她尚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高英之死反而得到了时人的同情。
高 欢:(496年-547年),鲜卑化汉族,鲜卑名贺六浑,为北魏、东魏权臣,也是北齐政权的奠基者。高欢自称祖籍渤海郡蓨县(今河北景县),北齐书神武上说高欢“六世祖隐,晋玄菟太守。隐生庆,庆生泰,泰生湖,三世仕慕容氏。”祖父高谧被流放怀朔镇,后世居于此,家族被鲜卑化,以此与高门渤海高氏攀附关系。高欢虽自称为汉人,但据史载“累世北边,故习其俗,遵同鲜卑”,也有学者认为就是鲜卑人。《北齐书·神武上》记载他“目有精光,长头高颧,齿白如玉,少有人杰表。深沉有大度,轻财重士,广结士人,为豪侠所宗。”
高长恭:又名高孝瓘,他勇武善战,常常大败敌军。武义高强的将领,是北齐大将,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是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据《北齐书》讲,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应是有英雄气概之美男,是中国古代四大俊男(嵇康、周瑜、高长恭、杨华)之一。
高皇后:今安徽蒙城人,宋英宗之皇后。哲宗时她起用司马光,废止王安石变法措施,共执政九年。
高应松:宋朝忠臣,不肯草降表与蒙哥,绝食而卒。
高汝砺:金右丞相,封寿国公。现山西省应县人。曾对纸钞的推行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对金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人正直。
高克恭:元代画家,字彦敬,号房山,其先回鹘(维吾尔族),籍贯大同(今属山西省),居于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官至刑部尚书。 善书画,《云横秀岭》、《墨竹石坡》为其代表作。与赵孟頫齐名,时人有“南有赵魏北有高”之称。
高则诚:今浙江省永嘉人。元代著名戏曲家,所著南戏剧本《琵琶记》流传甚广。
上一篇:阳新县张姓起源和历史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