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起名网> 百家姓 > 包姓的起源和迁徙是什么

包姓的起源和迁徙是什么

| 宝宝起名网

包姓,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同源流姓氏,为三皇之首包羲字伏羲号黄熊谥太昊后裔, 按:《姓氏寻源》卷十四"《路史》云:包羲氏后有包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包姓的起源和迁徙,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宝宝起名网

包姓的起源

第一支

来源一(3张)源于风姓包氏,《路史》记载出自远古三皇之首包羲太昊伏羲氏。相传包羲创制八卦,《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引述前人之语说:“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汉书·律历志》载:“自伏羲画八卦,由数起,至黄帝、尧、舜而大备。。” 又如《汉书·郊祀志》说“刘向父子以为帝出于《震》,故包羲氏始受木德”。 等等,称为“包羲太昊伏羲氏”后人避其包羲名讳,只称其字伏羲。

唐人所编《元和姓纂》称,太昊为风姓。 宋人所编《路史》亦称包羲太昊伏羲氏为风姓包氏,母为华胥,感雷王遂人氏巨人迹而孕,生包羲太昊伏羲氏;《帝系谱》载包羲太昊伏羲氏后裔包豕韦为风姓包氏,《绎史》世系载伏羲后裔豕韦,《唐书》载包羲太昊伏羲氏后裔豕韦为风姓,《竹书纪年》载商王武丁五十年逐豕韦北迁北海之州,《东北民族史略》载豕韦北迁为室韦,包豕韦《隋书》《北史》译为钵室韦,《唐书》称蒙兀室韦,其后裔《蒙古史》载蒙兀室韦乞颜部孛儿只斤(包尔炽君)氏族成吉思汗包尔炽君.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为蒙古族,成吉思汗后裔蒙古族包姓,人口三百八十多万人,为蒙古族第一大姓。

第二支

出自春秋时楚国大夫上将军包胥的后裔

包羲太昊伏羲氏娶有蟜氏少典为妃。《元和姓纂》载:太昊娶少典,其后袭封者,以为姓。《国语·晋语四》载: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并注祖母华胥。《路史》载:包羲母华胥。《史记》《百家姓·包》载:包羲之子黄帝子孙楚君棼冒后裔包胥救楚有功封于申,史称申包胥,包胥辞不受,人称王孙包胥。周敬王姬丐十四年(楚昭王熊壬十年,公元前506年),吴王僚用伍子胥之计破楚入郢。包胥随楚昭王芈轸(熊壬)出逃,在楚国将亡的危急时刻,包胥认为只有强大的秦国能够帮助楚国,因而独自求援于秦国。秦哀公不愿意出兵。包胥因遭拒,便在秦廷不吃不喝地哭泣了七天七夜,秦哀公为其忠心所感动,终于派公子子蒲、子虎率领战车五百辆援救楚国。在秦、楚两国军队的反击下,终于赶走吴国军队,收复了郢都,楚国得以复国。后来,楚昭王论功行赏,封包胥于申地(今河南南阳市),而包胥则声称:我请救兵不但为了国君,最主要是为了楚国人民!拒受赏赐,随即隐居山中,以度晚年。因此,楚国人民对王孙包胥非常敬重,仍按封邑名称其为申包胥。周朝楚国大夫申包胥画像,申包胥的后人,在周敬王十四年即开始以包字为姓氏,该支包氏自此开始,汉朝时成为汉族包氏,史称汉族包氏正宗。

第三支

《帝系谱》《世本》《三皇庙碑》《元和姓纂》载:包羲娶有蟜氏少典为妃。《国语》载:少典生黄帝炎帝;《山海经·海内经》载:炎帝生伯夷父;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生氐羌。宋朝时赐羌王榆龙琦姓包,名包顺,后裔形成羌族包姓。

第四支

源于伪托改姓,妄言避难改姓为氏。 据说史籍《后汉书》记载:“西汉末年丹阳包氏,本为鲍氏,为避王莽之乱,改鲍为包。”但在各种版本的《后汉书》中没有查到有此记载!系攀附名门的伪说。

第五支

满族包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康熙帝平定蒙古察哈尔后,把察哈尔蒙古贵族包姓分配满蒙各部为奴,形成满族包姓,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⑴.满族乌雅氏,满语为Uya Hala,亦称吴雅氏,汉义“猪”,金国时期称女真兀颜部,世居哈达(今辽宁省西丰县小清河流域)、乌喇(今吉林永吉)、德尔吉穆湖(今黑龙江虎林)、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区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有包氏。⑵.满族瑚图氏,满语为Hutu Hala,汉义“丑鬼”,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有包氏

包姓的迁徙

迁徙分布

包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同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20_年)上名列第一百八十四位,蒙古族包姓人口约380万人,主要分布内蒙、 外蒙、新疆、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青海、甘肃、云南;汉族包姓人口约八十多万,主要分布江苏、 浙江、 福建 、 广西、 安徽、四川、江西、海南、山东 ,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5%左右。

在古代,包氏的望族大多出自于丹阳。包氏门中,有“经传储贰,望重集贤”之说,其意为东汉的包咸曾入宫教授太子(储贰),唐朝的包融官至集贤殿学士。丹阳包氏肇始于东汉。据《丹阳县志》(光绪版)载:“汉,包咸,字子良,自长安归乡里……。”他是东汉名儒,为丹阳第一位被载入史册的人。丹阳《包氏族谱》序言:丹阳包氏自汉代包咸以《论语》起家,因他和他的儿子包福都做过皇太子的老师,名声非常显赫。申胥裔更远,荆林泽偏长。

申包胥的后人包安始居上党,后又移居湖水县万安乡十二坊五阁村。于公元588年农历9月为隋文帝护驾南征有功,被赐为平南侯。后因与太子杨广(隋炀帝)颉颃不合,便激流勇退,携家眷及孥仆共三十余人,置田数千亩,居在万顷洋的西侧,并建五阁以成村,表示不忘旧居之意。唐代的包融,是包胥之三十一世孙,生有包何、包佶二子,时称“三包”。死后均葬于丹阳延陵。《唐才子传》为其分别列传。

包佶生有包庆、包庚、包庠、包序四子,次子包庚因战乱流寓庐州(安徽省合肥),在合肥定居。包庚之六世孙包愉生授、拯二子,即包拯是包氏之三十九世孙,可以说他的祖藉在丹阳。明代永乐初年,包拯之十五世孙子富,原来定居于姑苏崇明(苏州府),因嗜好山水,遍游名胜,后携家小定居丹阳北乡包港(九曲河入口处),子富公成为包港包氏始迁之祖。清光绪版《包氏宗谱》载,至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包港包氏已历十三代。云阳包氏的宗祠均取先贤包拯的谥号为名,称“孝肃堂”。

目前,丹阳包氏居住在新桥、皇塘、里庄、运河、麦溪、全州、珥陵等地。包氏入闽始祖字十郎,号纯白,讳始仁。祖籍山西上党(今山西长治),先祖数次南迁后落籍于江西建昌府南城包家坊。旧谱相传,纯白“始贡于宋孝宗隆兴间,得选汀州教授。”又“尝权知上杭县事,解组后遂退隐小陈坑而奠宅焉。”。上杭南部边陲汀江西岸的小陈坑(今下都乡新寨村),从此成为闽杭包氏的发祥之地。

历史上包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发源于湖北的包姓,随后向北部和东部扩散。秦、汉时期,包姓已经在山西上党地区形成望族。魏、晋时期,由泰山鲍姓改姓的包氏族,在山东地区也迅速向东南迁移,同时包姓主力向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一带聚集。唐、宋时期,包姓已经在长江南北分布,并进入福建。

宋朝时期,包姓大约有近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0.11%,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二十八位。包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约占全国包姓总人口的一半。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江西,这二省包姓大约占包姓总人口的76%,其次分布于浙江、四川、江苏、河南、福建。全国形成了以皖赣为中心的包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包姓大约有12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0.13%,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二十四位。浙江为包姓第一大省,约占包姓总人口的47%。在全自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这两省包姓大约占包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山东、广西、云南、江西、安徽。其入口主要继续向江浙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的包姓人口聚集区。

当代包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包姓的人口已达65万,为全国第一百八十一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52%。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包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下降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广西,这三省区大约占包姓总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甘肃、辽宁、湖北、四川、重庆、上海,这六省市的包姓又集中了27%。江苏和浙江各居住了包姓总人口的15%,并列为包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桂渝川和东北两块次聚集地的包姓分布局面。

包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苏皖南部、浙沪、赣闽北部、广西南部、海南、广东西南端、四川大部、甘肃南部、辽宁北部、吉林西部、黑龙江大部、内蒙古东北,包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3%以上,中心地区达到1.4%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1.7%,居住了大约56%的包姓人群。

今丹阳包氏居住在新桥、皇塘、里庄、运河、麦溪、全州、珥陵等地。包氏入闽始祖字十郎,号纯白,讳始仁。祖籍山西上党(今山西长治),先祖数次南迁后落籍于江西建昌府南城包家坊。旧谱相传,纯白“始贡于宋孝宗隆兴间,得选汀州教授。”又“尝权知上杭县事,解组后遂退隐小陈坑而奠宅焉。”。上杭南部边陲汀江西岸的小陈坑(今下都乡新寨村),从此成为闽杭包氏的发祥之地。

标签: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