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起名网> 百家姓 > 宁姓的起源和来历(详解)

宁姓的起源和来历(详解)

| 宝宝起名网

宁姓,中国姓氏,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位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宁姓的起源和来历,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宝宝起名网

宁姓的起源和来历

源流一

源于甯(nìng)姓的错误化简,甯姓起源见词条“甯姓”。

宁(níng)、甯(nìng)本一姓,春秋时卫大夫甯俞之后,见《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源流二

误传出自嬴姓,以谥号为氏。据《姓纂》和《急就篇》记载:“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姓。”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襄公有曾孙去世后谥号“宁”,其支庶子孙有以其谥号“宁”为氏,世代相传姓宁。

但已有考古文物铭文证实(《文物》1978年第11期),秦宁公实为秦宪公,将“宪”错为“宁”。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襄公曾孙是“秦宪公”。1978年1月,在宝鸡县杨家沟太公庙出土的秦器中,有秦公钟和秦公鎛各一套,从拓文字形看,名显是“宪公”,而决非“寜公”(见《文物》1978年第11期)。既然没有“秦宁公”之说,“甯氏源于秦宁公”这纯属以讹传讹两千多年的误传,应予废止,也尚未发现源自嬴姓甯氏族谱。

源流三

出自后周柴荣之五子曹王嫡后柴熙让;柴熙让原名柴祖训,出生于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五代后周周世宗柴荣第五子,柴守礼之孙、柴友之曾孙、柴成诏之玄孙,祖籍古称河北邢州龙冈县。

后周显德六年六月即(公元959年6月)与其兄柴宗训即周恭帝同时受封,祖训先封为左骁卫上将军,接着又封为燕国公;同年八月周世宗柴荣病逝,其兄柴宗训即位是为周恭帝,恭帝又封其弟柴祖训为曹王,受封曹王后祖训移居至古称河南洛阳彰善里之地隐居,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篡位自封皇帝后赐柴祖训名为熙让,从此又称柴熙让。

宋雍熙元年(公元984年),柴熙让因担心当时的皇帝宋太宗赵光义进行加害,于是秘密从当时隐居地河南洛阳彰善里携带当时只有五岁的儿子柴少婴南下逃难,一开始逃到古城金陵(现在的江苏南京),后又继续南逃至吉州庐陵彰华镇(现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藤田镇老圩村)。柴熙让因被当时彰华镇美丽富饶的景色所吸引,觉得该地很适合居住、生活,于是就决定在当地留下不走。恰好此时朝廷派出的官军也一路尾随追来,关键时刻曹王立即脱下蟒袍和鞋,并将鞋放在一口池塘边然后将蟒袍扔在池塘里造成投水自尽的假象。果然当官军过来后看到他的鞋在池塘边上而衣服却浮在池塘里时就误以为他投河自尽了,于是官军就放弃追赶带上他的鞋子和衣服回京复命去了。为了纪念这一事件,老圩村那口池塘从此就叫“龙袍塘”。

躲过官军后,曹王来到老圩村一个老妪的门口扣门问老妪贵姓,老妪告诉他自己姓宁。于是曹王请老太婆收留他以躲过灾祸,就这样曹王隐姓埋名同时也为报答老妪救命之恩于是就改柴为宁并做了老太婆的义子,同时也将其五岁的儿子柴少婴改名为宁少婴。这就是老圩村宁姓族谱上记载一世祖曹王柴熙让南逃至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藤田镇老圩村并改为宁姓的历史由来。

曹王柴熙让在老圩村娶当时李姓女子为妻,但并未生育子女,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在我村逝世,享年53岁,死后葬于老圩村,其坟墓虽历经千年但由于中途一直维修所以现仍保留完好。

曹王为老圩村宁姓族人一世开基始祖,其子柴少婴为二世祖。柴少婴生有五子分别取名宁伯阳、宁德阳、宁叔阳、宁景阳、宁庆阳。其中长子宁伯阳于宋大中祥符年间为谋生先迁于现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而后其子女又迁居于现江西省抚州市一带包括抚州市崇仁县、宜黄县、乐安县、南丰县等地;次子宁德阳迁居于现广东省韶关市英德市一带,据族谱记载该子孙清雍正年间就发展为一大姓家族;第四子宁景阳迁居于古称湖广即今湖南一带;第五子宁庆阳迁居现湖南郴州桂阳县一带。

第三子宁叔阳仍留在老圩村为村第三世祖,现我村宁氏族人即为宁叔阳的后人。从一世祖曹王繁衍至今,我村历经一千一百多年现发展成为拥有宁氏族人3000多人、10房支系的宁姓大村。而这其间又陆续有族人由于经商、做官及谋生等原因迁居外地,这其间包括两宋期间第七世有族人因在江西省樟树市做县令而迁居于樟树市,第十一世有族人因经商而迁居于浙江、江苏镇江一带及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等等。据族谱记载这些地方有的也发展成人数众多的宁氏大姓村。

源流四

(注:以下姓氏为少数民族宁姓与汉族甯姓不同源,读音也不同,不可混淆。)

源于满族。

①满族宁古塔氏(又做寗古塔、寗吉塔 、宁塔,锡伯族姓氏作宁武图),原系地名,后以地名为氏。凡八派,出宁古塔、绥分、讷殷、虎尔哈、和佟吉、倭济、萨鲁城新村、哈达等地,见《钦定八旗通志》。汉姓为宁(níng)氏、刘氏。

②满族宁佳氏。世居宁古塔,见《钦定八旗通志》。汉姓为宁(níng)氏。

③承德满族宁姓是镶白旗满洲嘉木湖伊尔根觉罗氏。远祖“纳木占巴颜“之弟“噶哈善哈思瑚”是嘉木湖城的领主,为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的主要联盟部落首领之一,为清代第一额驸。

后其家族几经起落,由镶黄旗改隶镶白旗乃至散布各旗皆有,而乾隆年间宁安为笔帖式,其携子弟一支则移居承德,到宁安曾孙辈始随名冠汉姓,形成了承德满族宁氏的主体。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

①蒙古族宁佳特氏(与满族宁佳氏同源),世居察哈尔,见《清朝通志·氏族略》。汉姓为宁(níng)氏。

②蒙古族俄格德格氏,系斡亦剌惕氏分支,见《蒙古姓氏》。汉姓为宁(níng)氏。

③蒙古族宁嘎德氏(又作宁嘎惕),一以山名为氏,二出自囊嘉台,见《蒙古姓氏》。汉姓为宁(níng)氏、王氏。

④蒙古族吉喇特氏(又作吉雅特、吉雅德 ),见《清朝通志·氏族略》,汉姓为宁(níng)姓、汪姓。

宁姓的得姓始祖

宁俞。即宁武子,春秋时卫国人,卫文公、成公时大夫。成公无道为晋所攻,失国奔楚、陈,卒为晋侯所执。宁俞不避艰险,周旋其间,卒保其身,而济其君。孔子曰:“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因宁俞机智果敢,忠心耿耿,故后世宁姓尊宁俞为其得姓始祖。

宁姓的郡望堂号

宁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的郡望主要有:济南郡——汉代设置。治所在东平陵(故城在今山东章丘西),晋移治历城(今山东济南)。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章丘、济阳、邹平等地。

郡望

据《姓纂》记载:“卫康叔之后,至卫成公生季亹,食采于宁,以邑为氏。”望出齐郡。 齐 郡:西汉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今在山东省淄博市。

堂号

宁姓的主要堂号有:“齐郡堂”、“达孝堂”、“笃亲堂”、“成德堂”等。

堂号:“济南”、“宽廉”、“解衣”等。

宁姓的繁衍播迁

宁姓发源于春秋时卫国之宁邑,得姓不久,便风光显赫,见诸史册者有宁俞(宁武子)及其子宁相,宁殖(宁惠子)及其子宁喜(宁悼子),宁速(宁庄子)等均为卫大夫,另有被放逐于秦的卫国大夫宁跪,这样宁跪子孙和秦宁公之支庶便在陕西相融合,另宁戚仕于齐,子孙便落籍山东。

战国时,有周威王师、赵国中牟(今属河南)人宁越,秦时有魏(今河北临漳)人宁昌,东阳(今安徽天长)人宁君,西汉时有东平亢父(今山东济宁)人宁寿,南阳穰(今河南邓州)人宁成,东汉有朝歌(今河南淇县)人宁季,广汉(今属四川)人宁叔。这些史实表明,在两汉时宁姓已分布于今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等黄河中下游省份,并有进入安徽、四川等南方省份者。魏晋南北朝时,宁姓曾繁盛于今山东济南一带,故后世宁姓有以济南为其郡望堂号的。当然,这一时期的宁姓也同其他中原士族一样,有避乱南迁进入今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份者,就连祖国西南端的广西也有了宁姓人家的足迹。

隋唐两代,宁姓名人再次多见于史册,一改魏晋南北朝时期沉顿的局面,使宁姓发展呈现新局面。两宋以后,宁姓人南迁者渐渐多起来,并逐渐播迁于广东、福建。

明初,山西宁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山东、河北、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有河北、京津等地之宁姓进入山海关以北繁衍生息,并有四川、广西之宁姓入迁云贵。张献忠屠川后,有湖南、湖北之宁姓填四川。清康乾年间以后,山东、河北、河南之宁姓随闯关东的风潮进入辽宁、吉林等地,并有闽粤沿海之宁姓入居台湾,山西之宁姓入迁内蒙,陕西之宁姓进入甘肃。

如今,宁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吉林、陕西、湖南、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六省之宁姓约占全国汉族宁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